蒋廷黻著《中国近代史》-中国近代屈辱史读后感

2019年12月9日 4424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
内容纲要

蒋廷黻著《中国近代史》**-中国近代屈辱史读后感**

蒋廷黻先生于近代中国史之科学研究,实与罗先生(罗家伦)同开风气。他为中国近代史建立了一个科学的基础,为旧中国的史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、新的观念,是一个开山的人。

——郭廷以

蒋廷黻(1895.12.7-1965.10.9),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、外交家,年轻时赴美求学,获得博士学位;1923年后回国,时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,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。蒋廷黻经历过战争的洗礼、时代的冲击,在动荡年代目睹封建的王朝的衰落、欧美列强的入侵、中华民族水深火热的自我救赎,更是看着新中国从战争中凤凰涅磐,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。

file

蒋廷黻先生所著的《中国近代史》是一本历史书,亦是一本故事书,不会令人读起来感到枯燥无味,而是让人感同身受,每每读到欧美列强对国民的侵略时,心如刀割。作者以其丰富的历史知识,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,结合其人生经历、所见所闻,不失真实、韵味地把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史托出。这本书记录的是“中国”林则徐禁烟至民国北伐这段时期的大事。文章开篇即是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,直接导致利益的冲突,后有林则徐禁烟,燎原星火便是从这里烧起。这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篇,也是我国屈辱史、抗争史的开端。从鸦片战争开始,我国不断受到外来侵略,被迫签约了数百个不平等条约,赔偿了大量的货币、物资,还割据了大量领土。近代史,是我国与世界接轨,被武力迫使接受科学、民主等思想的时期。

file

当时,清期因外来侵略而在风雨中摇摆,许多仁人志士努力学习西方文化,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法。不乏为了“国家”、百姓奔走努力而舍命的人。曾国藩、左宗棠、李鸿章等代表开始的“洋务运动”;以康有为、谭嗣同等人为代表的“百日维新”;孙中山、黄兴等革命党人的资产阶级革命;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的北伐战争。可是我感觉奇怪的是,里面居然没有“五四运动”这一大事件,说明可能作者叙述历史,是从政治方面入手的,针对一起大事件,描述其发生的背景、原因及其带来的认识。
file

作者以其卓越的目光,解剖了事件根本原因,猛烈抨击欧美列强的入侵,强烈地讽刺了洪秀全等封建余孽殃国殃民的行为。先生对历史有着极其清晰的认识,如孙中山革命存在其局限性,孙中山宣扬的资本主义改革,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,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,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,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。作者总结了孔中山的思想和当时局势,从根本原因出发,解释了孔中山成功与失败的地方。更如洪秀全建立的“太平天国”,打着“天下为公”的口号,最终却封王割地,收集众多的财富和掳掠妇女供自己享用。

file

作者从多个方面,对历史,作出了客观、全面的评价,非一般人所能知晓的。历史带给我们沉重感,也要从历史中认识到事件的本质、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。如鸦片战争的失败,是军队不够强、民众思想落后、科技落后?还是因为封建制度的存在?到底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作者认为“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”,而最重要的方面是军事的失败,军事实力是战争胜利的保证,而当时的清政府科技水平低、武器落后,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抵御入侵。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落后?一是“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”,二是“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”,三是“中国士大夫阶级缺乏独立的、大无畏的精神”。

这本书记录了一段挥之不去的屈辱,把每一个事件串联起来,一一呈现在眼前,让我们触目惊心。当时不思改变而受外国侵略者蹂躏清朝和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;政治制度与阶级矛盾和救亡图存的运动,历史的冲击让我们学会了进步。 蒋廷黻先生所著的《中国近代史》既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当时制度、文化、科技和教育等等的落后与不足,又让我们看到仁人志士在探索道路上敢于贡献的精神。

痴者工良

高级程序员劝退师